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31省份一季度GDP:16地增速超全国,吉林领跑 正文
时间:2025-02-05 15:43:10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娱乐
中新经纬5月7日电 万可义)近期,31省份2024年经济“一季报”已陆续出炉。GDP总量方面,广东、江苏进入“3万亿俱乐部”;增速方面,16省份高于“全国线”,吉林势头最猛,增速达到6.5%。
中新经纬5月7日电 (万可义)近期,吉林领跑31省份2024年经济“一季报”已陆续出炉。省份GDP总量方面,季度安庆市某某商业展览教育中心广东、增速江苏进入“3万亿俱乐部”;增速方面,超全16省份高于“全国线”,吉林领跑吉林势头最猛,省份增速达到6.5%。季度
粤苏跻身“3万亿俱乐部”
从GDP总量上看,增速2024年一季度,超全经济大省广东、吉林领跑江苏、省份山东继续霸榜前三;浙江、季度河南、增速四川、超全湖北、福建、湖南、安庆市某某商业展览教育中心安徽紧随其后,在全国排在第四至十名。
GDP总量(单位:亿元)来源: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中新经纬梳理发现,2024年一季度GDP超过1万亿元的省份有13个,分别是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、福建、湖南、安徽、上海、北京、河北。
其中,广东和江苏更是携手跻身“3万亿俱乐部”,一季度GDP分别交出31511亿元和31020亿元的成绩单。
广东省统计局表示,一季度广东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,呈现良好开局。
其中,一季度,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.9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1%,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提高4.7个、1.7个百分点。分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.2%,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.0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.2%。
分行业看,广东全省在产工业行业大类增长面66.7%。重点行业中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.2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.2%,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6.1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.4%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.2%。分产品看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手机、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3.9%、32.6%、42.8%。
江苏首次在一季度GDP突破3万亿元。江苏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汤莉介绍,一季度,江苏农业生产运行平稳,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1%,拉动经济增长0.1个百分点。工业持续回升向好,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,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3%,占GDP比重为35.9%。服务业平稳增长,批发和零售业,住宿和餐饮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.4%、10.2%、11.4%和15.5%,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.9个百分点。
16省份跑赢“全国线”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一季度,我国GDP为296299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。对比该数据,16个省份一季度GDP增速高于“全国线”。
GDP指数(上年同期=100)来源: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这些地区分别是吉林、江苏、重庆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北京、山东、内蒙古、甘肃、福建、宁夏、河北、新疆、贵州、辽宁。天津则与全国增速持平。
其中,吉林以6.5%的增速领跑,江苏和重庆以6.2%的增速并列第二。
吉林省统计局介绍,一季度,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7%,对全省GDP贡献率达53.5%。1—2月份,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.5%,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8.0个百分点,其中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2.5%、41.5%、38.7%。
重庆市统计局核算处处长陆昕介绍,重庆各类型经济总体呈持续向好发展态势,民营经济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恢复提供重要支撑。
一季度重庆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25.78亿元,增长7.1%,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7.5%,拉动经济增长4.2个百分点;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2459.67亿元,增长5.1%,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.5%,拉动经济增长1.7个百分点;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实现增加值546.58亿元,增长4.0%,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.0%,拉动经济增长0.3个百分点。
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
如何评价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?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4月16日在发布会上提及四个关键词:一是持续回升,二是起步平稳,三是稳中有进,四是开局良好。
盛来运同时表示,目前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,市场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回升的动力都需要进一步增强。下一步,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,固本培元,持续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运行动力,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。
华福证券分析称,总体来看,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温和复苏阶段,往后看,随着经济内生动能的不断修复,预计后续将会延续回升向好的趋势;结构上来看,“依靠质优来促量稳”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,未来经济结构将不断改善。(中新经纬APP)
来源:中新经纬
坠机前通话内容曝光!特朗普怒了2025-02-05 15:18
女子撸猫撸出事!未被抓挠却瘙痒无比2025-02-05 14:22
现实真正的大女主,比《玫瑰的故事》更爽2025-02-05 14:16
中经评论:夏粮丰收 将“中国饭碗”端稳端牢2025-02-05 14:16
喝酒脸红的人酒量会更大吗?丨中新真探2025-02-05 14:00
老外眼里,开放的北京到底有多“City”2025-02-05 13:34
“宠物友好”餐厅兴起 还需兼顾卫生与安全2025-02-05 13:16
创纪录奖金!太阳报:英格兰若欧洲杯夺冠,将获1400万镑巨奖2025-02-05 13:00
英伟达RTX 5090评测解禁,天赋都点在了 AI 上2025-02-05 12:58
加拿大西部野火形势加重 当地工人及居民疏散2025-02-05 12:57
文旅市场又迎新变化 “分段式过年”为何受青睐?2025-02-05 15:06
TTS新传论文带读:夏天就要去参加音乐节!!!这是自由与对抗!!!!2025-02-05 14:44
韩国迎来极端降雨天气 已致4人死亡2025-02-05 14:39
今年首趟“京和号”旅游专列出发2025-02-05 14:36
冲刺万亿之城,这些城市只差临门一脚2025-02-05 14:29
消息人士称以色列谈判团队正在起草停火协议新条款2025-02-05 14:25
宝马退出价格战?有门店全系涨价3万元起!上半年在华销量下跌4%2025-02-05 14:24
沪港旅游新体验:港人用AlipayHK可“一码通行”上海地铁2025-02-05 13:51
新款思域要来了!中网尺寸更大,换熏黑尾灯,能继续大卖?2025-02-05 13:18
巴黎奥运会国乒能否包揽五金?混双成最大悬念2025-02-05 13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