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都立冬了 怎么全国还有多地气温超30℃? 正文
时间:2025-02-05 16:50:15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热点
今年11月7日立冬以来,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,不降反升,气温大幅偏高。下图中颜色越红表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越明显。 11月14日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福建、江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
今年11月7日立冬以来,都立冬全地气我国大部地区的国还气温,不降反升,有多浙江某某代理维修站气温大幅偏高。温超下图中颜色越红表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越明显。都立冬全地气
11月14日云南、国还贵州、有多广西、温超湖南、都立冬全地气广东、国还海南、有多浙江某某代理维修站福建、温超江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0℃,都立冬全地气仿佛还是国还盛夏的景象。广西、有多海南、湖南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了当地11月最高气温纪录,比如广西桂林最高气温32.6℃。
通常立冬节气前后,应该是我国气温下降最快的时段,为何今年立冬后反而变得更热了?
主要有两个因素:一个是中高纬度环流平直,冷空气弱,难以大举南下;另一个是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,其自身带来暖热的同时,推动更多的暖空气进入我国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,形成了气温异常偏高,反向回暖。
具体来看,近期在中低纬度,副热带高压范围庞大,控制了阿拉伯海-印度-中南半岛-我国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福建、台湾以及南海-菲律宾和西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。比常年同期大了很多。
副热带高压,对于南方的朋友应该不陌生,我国南方夏季7—8月盛行高温,通常就是这个系统导致。因为在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,利于晴热天气的出现。并且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北侧边缘,还会有大量暖空气北上。
与此同时,在中高纬度,等高线基本都是东西走向,气象专业术语叫环流平直。通常500百帕的大气环流,对地面的天气系统形成引导作用。这样平直的西风带,导致的结果就是,地面的气团几乎都是自西往东“横着走”,这就不利于冷空气的蓄积增强,而且也缺少了南下的动力。
通常强冷空气和寒潮出现的前后,中高纬度往往会出现大的槽脊,也就是等高线有明显的南北走向。这样地面冷空气,不能通畅地向东走,如同在河流中建了个大坝,把水蓄积起来,等环流调整,大坝开闸放水,冷空气就会倾泻而下,形成寒潮天气(下图为《天气学原理和方法》中给出的经典寒潮形势)。
而近期如同小河流水,冷空气攒不起来,主要骚扰偏北的新疆、内蒙古、东北三省。而南方基本没有受到冷空气的侵扰。
因此叠加了以上两个因素,暖空气势力强、冷空气势力弱,导致我国大部地区立冬后气温明显偏高,尤其是在南方,立冬时节热得像立夏。
不过近期天气形势将出现变化,强冷空气率先影响西北地区,16—18日强冷空气会东移南下,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大风、降温、降水天气过程。多地的气温将从大幅偏高回到正常甚至短暂偏低的水平,并且还会创立秋后气温的新低,气温的最低点大多在18—19日前后。这股冷空气过后,我国气温还会小幅回升。
但冷空气随后可能继续憋大招。11月下旬环流形势,在中高纬度有可能出现前面提及的“大坝蓄水”情况,一旦“开闸放水”,就有可能形成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过程,还望大家注意。
(来源:科普中国)
普京说俄将在与乌克兰的可能谈判中捍卫自身利益2025-02-05 16:44
奥运奖牌和博士帽两手抓,惠若琪抱娃参加博士毕业典礼2025-02-05 16:18
普京载金正恩在平壤街头兜风2025-02-05 16:15
福建龙岩溪口镇15个村断联 武警消防徒步给村民送物资2025-02-05 16:01
肯·马丁当选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2025-02-05 15:49
“灯厂”奥迪:一部汽车行业的车灯进化史2025-02-05 15:37
铁路儿童票新规实施后,已有超4900万人次小旅客免费出行2025-02-05 15:33
关于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,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2025-02-05 15:27
浙江广厦有没有“冠军相”?2025-02-05 15:18
怕受凉不开空调 老年人小心“沉默中暑”2025-02-05 14:25
凯斯夺下澳网冠军,掀翻“虎妞”萨巴伦卡2025-02-05 16:47
怎样判断自己到底胖不胖?何时称体重更准确?2025-02-05 16:37
首映丨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》:管虎、黄渤的“人到中年”2025-02-05 16:18
奥运小组赛强敌环伺,中国女排全力备战拒绝慢热2025-02-05 16:12
鸿蒙智行“第五界”?上汽申请“尚界”等商标2025-02-05 15:24
头条欧洲杯|两场进7球提前出线!德国队,稳2025-02-05 15:05
与曼城强强联手,这家中国企业继续传递“冠军运”2025-02-05 14:47
中国足协:两名球员因年龄造假被禁赛2个月2025-02-05 14:43
选了物化地,高二才知道自己有多后悔2025-02-05 14:17
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英制裁中国企业答记者问2025-02-05 14:06